全国学生贫血综合防治方案(试行) |
编辑:admin 来源:本站 发布时间:10-05-31 浏览次数:3081 |
1992年9月1日卫生部、国家教委、全国爱卫会发布实施
一、背景:
缺铁性贫血是我国学生的常见病。
1988年十四省(市)学生健康监测结果表明: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(以低血红蛋白检出率为指标)平均为44.3%,城市学生平均为38.4%,农村学生平均为45.3%,部分地区高达70%,1991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(省会片)结果显示: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,城市男生为33.24%,女生为37.56%;农村男生为36.07%,女生为38.64%,以轻度贫血为主。与发达国家贫血患病率不到10%相比,我们的防治任务还是十分艰巨的。
贫血患病与年龄有一定关系。8—9岁之前,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;青春期因生长发育加速,女生月经来潮,故11—13岁又出现一个发病小高峰。
导致我国学生缺铁性贫血高发的原因很多,除一些社会、经济因素外,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重要原因。由于我国的膳食中植物性铁摄人占70%—90%,而人体对植物性铁的吸收率较低,且维生素C的缺乏也会影响植物性铁的吸收。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,对铁的需求不断增加,再加上偏食、挑食等不良行为,因此使学生的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高。尤其是青春期女孩的经期失血使其对铁的需求量增加,若忽视了膳食铁的补充,很易造成缺铁性贫血。
目前全国学生的贫血防治工作缺乏统一规划和综合防治,也是影响防治效果的重要因素。
二、目标:
以省(直辖市、自治区)为单位,以学生贫血患病率为指标。
第一阶段(1992—1995年)
以1992年当地贫血患病率为基数(有近两年来能代表本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学生贫血患病状况监测数据的,可作为基线资料,否则,应进行基线资料调查),贫血患病率在50%以上的地区,到1995年,在原有基础上下降15%;50%以下的地区在原有基础上下降10%。
第二阶段(1996—2000年)
以1995年底当地学生贫血患病率为基数,贫血患病率在50%以上的地区,到2000年,都要控制在50%以下,已低于50%的地区,应在原有基础上下降15%。
有条件的地区,应积极采取措施,到2000年力争使贫血患病率控制在10%以下。
三、策略与措施:
1、策略
以农村为重点,普及营养知识,改善膳食结构,进行营养干预;
在患病率较高的地区,实行学校组织的集体与个体相结合的指导、治疗原则。在患病率较低的地区以预防为主,采取个体治疗。有计划,有步骤地改善学生的贫血状况。
2、措施
(1)健康教育
将有关贫血的内容纳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。要针对学生、家长、老师和炊管人员进行宣传、指导。在现有饮食水平的基础上,加强平衡膳食的意识。
(2)查找病因
各地区应首先查清造成本地区学生贫血的主要原因,针对病因,采取有效措施(如:控制寄生虫感染),尽可能消除病因。
(3)膳食指导
对集体就餐的学生要逐步实行营养午餐,非集体就餐的学生要提倡课间加餐,强化食品。指导学生平衡膳食,合理调整饮食结构。
(4)治疗
定期查治患病学生,观察疗效,对患病学生的查治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一次,有条件的地区应每年查二次以上。
学校应将学生,特别是患病学生的体检结果及时通知家长,以取得家长对健康监测的理解和配合。
有条件的地区提倡普查,轻度贫血的学生以膳食调整为主,血红蛋白在10—11g/d1的学生,学校应与家长合作,使用以改善膳食为主的治疗原则,辅以维生素C、铁剂等医生推荐的药物。对于中度贫血以上的学生以药物治疗为主,血红蛋白在10g/dl以下的学生,学校应通知家长去医院诊治,并重点观察。
不能开展普查的地区,要设立能代表本地区情况的监测点,对于患病率高于40%的,要采取切合实际的普治方法,可选用铁剂和强化食品等。
(5)监测
各地区应有基线资料。方案实施过程中,设立监测点观察疗效及动态变化。
监测指标为贫血患病率,有条件的地区可增设其它监测项目。
四、本方案的有关技术问题见技术规范,考核问题见考核细则。
|
|
相关附件:无 |
下一篇:[10-05-31] 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 |
上一篇:[10-05-31] 全国学生营养不良综合防治方案(试行) |
|